ERP是覆盖企业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
ERP不同于各种单项业务信息化系统,它是一种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,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。它的着眼点是企业的全流程和系统管理,也就是从获取商情(捕捉市场机遇),拿到订单开始,经过一系列的业务运作,最后把产品或服务交到客户手中,并收回货款。这是一种始于客户、终于客户,为客户创造价值,并实现企业与客户共赢的流程。
一项业务又可以细分为多层次更细致的流程,所谓企业的个性化需求,往往体现在这些细化流程的差异中,因此流程分析必须做细。
在这样的全流程中,企业的每一项业务都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,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“相互依存,相互作用”,信息孤岛的实质就是割断了流程。因此,实施ERP,企业全体员工必须牢牢树立全局、整体、系统和集成观念,才能使
任何业务运行的结果,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业务流程造成的。为了判断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纠正偏差,避免错误重复发生,就必须追溯业务流程,找出原因。要掌控业务全流程,首先流程必须可视化(visibility),只有流程透明,才能做到信息集成和实时共享。但是,当“信息”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时,要想流程透明、信息共享,会遇到各种阻力。为了克服阻力,只有坚持深化管理改革。显然,实施ERP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,它和管理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换句话说,ERP不仅是管理与技术的融合,还要加上与人文科学(包括变革管理)的融合与协调。既要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实现改革,又不影响日常工作正常进行,是变革管理的原则宗旨,是实施ERP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许多管理问题都不是靠一个甚至几个部门就能解决的,比如说库存量居高不下,资金占用过多,资金周转周期过长这类问题,决不是单靠加强库存管理就能够解决的,要从全流程的角度逐层深入剖析。有些企业做需求分析只是把每个部门提出的问题,加以汇总,这是经常遇到的一种错误做法。部门提出的问题往往只考虑局部,为自己方便,甚至可能以牺牲整体利益换取局部利益,不一定有全流程的整体概念,不一定能满足实现企业战略的要求。
对
综上所述,用一句长话来说:ERP可以理解为一种借助最新信息技术,以软件为载体,规范、集成、控制和优化企业内外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,解决手工管理难以解决的问题。而“优化流程”、“信息集成”、“创新改革”、“协同运作”和“解决方案”是ERP的5个主要的关键词。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,就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,扩大信息集成的覆盖范围,坚持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改革,坚持企业内外的协同运作,要综合运用以ERP为主力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,支持可持续发展。